是否进口:否 | 产地:Italy | 加工定制:是 |
品牌:RELCO | 型号:CR300 | 类型:酸碱浓度计 |
显示方式:Percents | 分辨率:0.01 | 电源电压:220V/24V |
环境温度:10-52℃ |
意大利 Relco CR300 在线碳纤维油剂浓度分析仪是一款基于光学折光原理的高精度在线监测设备,专为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油剂浓度控制而设计。以下是其核心技术特点、行业应用场景及技术优势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测量原理与技术实现
1. 光学折光法的深度应用
CR300 采用临界角全反射原理,通过高精度棱镜传感器实时测量油剂溶液的折射率。当光线从棱镜(光密介质)射入油剂(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超过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通过检测反射光的角度变化计算折射率10。这种方法对油剂浓度的微小变化敏感度极高,可实现**±0.1% 的浓度测量精度**,尤其适用于碳纤维油剂这类成分复杂、粘度较高的介质。
2. 温度补偿与环境适应性
碳纤维油剂在生产过程中常处于50-150℃的高温环境(如碳化阶段),温度波动会***影响折射率。CR300 内置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结合动态温度补偿算法,可自动修正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干扰,确保在宽温范围内(-10℃至 + 150℃)的测量稳定性11。此外,传感器表面采用蓝宝石棱镜,耐腐蚀性强,可抵御油剂中硅油、胺类化合物等成分的侵蚀。
3. 抗污染与自清洁系统
针对油剂粘度高、易附着的特性,CR300 标配自动空气吹扫 + 超声波清洗模块。系统定期启动吹扫功能清除棱镜表面的油剂残留,同时内置的超声波振子可进一步瓦解顽固附着物,确保测量光路的清洁度,减少人工维护频率10。
二、行业应用场景与价值体现
1. 碳纤维生产全流程控制
原丝制备阶段:监测纺丝油剂浓度,确保纤维表面油膜均匀性,防止因浓度不均导致的毛丝、断丝问题。例如,吉林华越科技的碳纤维油剂生产线通过 CR300 实时监控氨基改性硅油浓度,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 98% 以上6。
碳化与石墨化阶段:在高温处理环节(>1000℃),油剂分解产生的小分子需通过浓度控制优化残留量。CR300 可与 DCS 系统联动,动态调整油剂补充量,减少 “硅系陶瓷” 缺陷的形成7。
表面处理工序:在施胶或上浆环节,CR300 确保偶联剂、浸润剂等添加剂的浓度稳定,提升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2. 工艺优化与成本控制
减少油剂浪费:传统人工取样检测存在滞后性,CR300 的实时监测可避免因过度添加导致的油剂损耗。以某 T700 级碳纤维生产线为例,使用 CR300 后油剂单耗降低 15%,年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降低能耗:通过精准控制油剂浓度,可优化烘干温度与时间。例如,某企业将烘干能耗从 120℃/2 小时降至 100℃/1.5 小时,同时保持纤维含油率稳定在 1.2±0.1%。
3. 质量追溯与合规性管理
CR300 支持数据存储与追溯功能,可记录每批次碳纤维的油剂浓度曲线,满足 ***/TS 16949 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此外,其设计适用于石化、化纤等高危环境,符合欧盟 CE 标准。
三、技术优势
指标 Relco CR300
测量精度 ±0.1%(折光率 ±0.0002nD)
响应时间 <1 秒
温度补偿范围 -10℃至 + 150℃
清洗周期 自动清洗(可选 1-24 小时间隔)
通信协议 Modbus TCP/IP、4-20mA
四、典型客户案例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在 3K 碳纤维工业化生产线中,CR300 用于监测油剂浓度(0-10wt%),配合 PID 调节系统实现浓度偏差<0.1%,年减少次品率约 3%。
吉林碳谷:在 12K 碳纤维生产线上,CR300 与 PLC 系统集成,自动控制油剂添加量,使纤维含油率标准差从 ±0.3% 降至 ±0.08%,产品强度离散系数降低 12%。
五、维护与扩展能力
CR300 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远程固件升级与参数校准。用户可通过 Web 界面或移动终端实时查看数据,报警阈值可根据工艺需求灵活配置。此外,其开放式 API 接口可无缝对接 MES、ERP 等企业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深度整合。
六、总结
Relco CR300 在线碳纤维油剂浓度分析仪通过高精度光学测量、智能温度补偿与抗污染设计,为碳纤维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浓度控制解决方案。其在工艺优化、成本节约与质量提升方面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多家 得到验证,是碳纤维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设备之一。